來源: 中國化工報
11月16日,來自中國、美國、歐洲、印度、日本等不同地區的橡膠行業從業者們齊聚上海,共赴一場零碳之約——興達高峰論壇2024,并給出了他們心目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詞。
主題詞一:原材料可持續
“要實現可持續,首先要在原材料上下功夫。”這一觀點,幾乎被到場的所有嘉賓反復提及。
“對于可持續發展,現在中國的企業不但關注,而且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原材料方面在探索稻殼灰白炭黑等可再生原材料、生物基原材料的應用,節能方面在不斷提高光伏、水電的應用,工藝方面在低滾阻輪胎等產品上不斷提升,在回收利用方面不少企業也在進行很多的嘗試。”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徐文英說。
“印度正在努力增加可持續原料,如生物基材料、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以此來滿足循環經濟的要求和尋求環境問題的改善。但生物降解材料會比普通材料貴70%~80%,企業是否能承受,還是個問題。”阿波羅輪胎有限公司全球首席研發顧問、印度橡膠協會原主席P.K.默罕默德在會上表示。
“普利司通已經制定了‘向100%可持續材料邁進’的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普利司通正在通過減輕產品重量、提高耐久性等方法,來減少原材料消耗;通過翻新及再生橡膠、回收炭黑的應用,來提高再生資源的利用程度;通過使用銀菊膠、生物衍生材料等來擴大可再生資源的使用范圍。”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顧問、原普利司通(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島將典介紹道。
鋼簾線是輪胎的重要骨架材料,為實現橡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原材料企業也正在不斷努力。“作為全球最大的鋼簾線企業,興達正在以低碳轉型助推可持續發展,通過綠色設計、綠色工廠、能效提升三大行動,2022年比2020年單位產品能耗下降了12.8%,單位產品碳排放下降了11.8%,并得到了EcoVadis公司可持續性評估金牌認證。”興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蘭表示。
“歐洲橡膠行業正在密切關注天然橡膠產品的可持續性。2023年6月30日,歐盟就《歐盟零毀林法案》(EUDR)正式達成協議,禁止所有公司把與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有關的商品投放歐盟市場,或從歐盟出口這些商品。天然橡膠生產商和輪胎制造商首當其沖。”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秘書長亞當·麥卡錫說。
主題詞二:全生命周期
“可持續是商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創新、性能提升、可持續發展是當前輪胎行業的三大任務。美國橡膠行業正在從安全、環境、經濟考量三個方向來提升發展的可持續性,在產品設計、制造、廢棄的全生命周期中都要盡量做到可持續。而且要實現可持續,行業組織一定要監管部門密切合作。”美國輪胎制造商協會(RM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妮·夫利斯托·盧克表示。
全生命周期也是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的關注重點。麥卡錫說,歐洲橡膠行業正在大力推動廢輪胎回收利用,并在輪胎評估中增加了耐久性等指標。此外,2022年11月10日歐盟委員會公布的 “歐洲第七階段排放標準(歐7)”的提案中,第一次引入剎車和輪胎的排放標準。歐盟委員會2022年3月發布的《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ESPR),著重強調了環保設計理念,耐用性、可再生利用性、輕量化設計、消費后再生材料含量和可持續采購成為新產品設計時的優先考慮項。
田島將典表示,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是普利司通的另一個重要戰略。普利司通正在通過輪胎減重新技術、無釘防滑輪胎租賃服務等來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通過擴大再生材料的使用、研究利用廢舊輪胎合成橡膠原料的化學回收技術等來提高材料的循環性;通過開展翻新業務、飛機輪胎解決方案、輪胎修理服務、廢舊輪胎發電、可再生材料技術開發等來提高產品的循環性。此外,普利司通還在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例,對水資源管理也非常重視。
主題詞三:產業鏈合作
“降低碳足跡和碳強度,一定要靠產業鏈通力合作。”徐文英表示。
作為鏈主企業,興達2023年建立了供應商ESG體系,努力將可持續的理念和做法傳遞到上下游企業。“在興達看來,要達到可持續,一定要有明確的短期和長期規劃,并從人的可持續、環境的可持續和利潤的可持續三方面,來實現‘胸懷藍色夢想,創造綠色世界’的目標。”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偉說道。
對此,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燕華深有體會。她說,當今世界正在加速演變,更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積極的協同和創新,以整體的堅韌和彈性推動上下游供應鏈的優化和升級。興達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先進的理念和優秀的做法,也一直是賽輪學習的標桿。多年來,賽輪和興達始終保持優質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雙方在研發創新、綠色化、智能化、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進步。
“可持續,特別是減碳的關鍵是產業鏈的通力合作。產業鏈企業要進行共同的研發,開發節能的裝備、節能的工藝、節能的產品,一起建立快速的數據。攜起手來,才能事半功倍。”徐文英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