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布會第一天,#iPhone13包裝盒不再包覆塑料膜# 沖上微博熱搜第一。17日晚間,iPhone 13系列正式開啟預購,#蘋果官網崩了# 。與此同時,網上流傳一張iPhone 13的包裝照片,根據曝光的圖片來看,iPhone 13系列采用了全新的包裝方式,取消了塑封包裝,改用紙質撕拉式設計,僅需輕輕一拉,即可打開,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蘋果官方表示:我們決定不再使用塑料膜包覆iPhone 13和 Phone 13 Pro的包裝盒,從而少用塑料達600噸。另外,蘋果已建成的總部裝工廠現在也都實現了廢棄物零填埋。
蘋果包裝盒塑料膜變紙質拉條上了熱搜,你知道塑料制品壽命會超過500年么?塑料吸管的最大危害,在于難以降解,廢棄塑料會轉變成危害更大的微塑料。塑料里的聚丙烯能加速人的衰老,而微塑顆粒則是致癌物。下面就來帶大家回顧一下人類與微塑料斗爭得那段歷史。
世界上還有“第八大洲”,您知道么?它位于東太平洋的夏威夷海岸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是一個相當于兩個德克薩斯州面積大小的大“板塊”。這片區域于2009年被美國科學考察船“新地平線號”發現。
當科學家登陸到這個“大洲”,發現上面的居民都是蛇鼻魚、飛魚、烏龜,還有一些鳥類。與其它動物迥然不同的是,魚類的鼻腔里都插著塑料吸管,鳥類的胃里都是碎料瓶蓋,烏龜殼已被塑料套勒變了形。
而且,科學家發現這片“大洲”是活動的,圍繞著它航行了2700多公里,拖上來100多次網,結果里面都是數不勝數的塑料垃圾!而且這片“大洲”根本不是珊瑚礁、沙土構成的小島,而是塑料碎屑構成的大漩渦!
這個“大洲”如同幽靈一般,科學家們想通過衛星繪圖,但是根本看不到它!原來,海面上的塑料碎屑在陽光下慢慢分解著,而不可勝計的塑料碎塊卻漂浮在海平面以下!
更有甚者,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塑料碎塊的數量是浮游生物的6倍!
美國西海岸的環保組織艾爾蓋利塔海洋研究基金會,已經研究了這片“大洲”11年,發現即使是漩渦中心,面積也有34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歐洲的三分之一!據發現至今,版塊面積已增加兩倍,到2030年,可能就增加到十倍!
而綠色和平組織的數據顯示,這片大洲每平方公里海域都有近340萬件塑料垃圾,他們的總重量據估算得有360萬噸!
這些塑料垃圾因為不能生物降解,所以平均壽命會超過500年。隨著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它們會變成“塑料沙灘”,也就是每一粒沙子都是塑料微粒!
這些微塑料具有極強的表面活性,吸附能力秒殺海綿,能吸附超過后者數百萬倍的毒素!
這片“第八大洲”便是全球最大的海洋垃圾帶,臭名昭著的東太平洋垃圾大漩渦,是名符其實的塑料板塊,劇毒之島!
如同東太平洋垃圾大漩渦露出海面的只是“冰山一角”。這個小信天翁的例子也只是無數受戕害的動物的“冰山一角”。單是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就發現了267種海洋生物受著這樣或那樣的塑料荼毒。
如同前文說過,極微小的納米級的微塑料,是高純度毒素的“濃縮提煉廠”。它們被浮游生物吃掉前和吃掉后,都在一刻不停地吸收著重金屬、污染物及各種毒素。當浮游生物吃掉它們后,會造成一片區域的污染!
小魚小蝦們再吃了被微塑料污染的浮游生物,毒素迅速地載體內富集;緊接著大魚、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再接著吃這種小魚,毒素在不斷向上層傳遞,而毒性也在不斷濃縮提純,它們的終點就是人類。
不是危言聳聽,老饕們津津樂道刺身、壽司用的食材是深海魚,抱歉,已被查明,里面也含有微塑料。
所以這樣一幅畫面是對人類多么大的諷刺:在精致的料理店內,人們一邊大快朵頤著已被微塑料污染的食物,一邊用荼毒這些海洋生物的禍首之一:一次性塑料吸管來暢飲奶茶。
可是地球不是一杯奶茶,也不是我們一次性的居住場所。我們恰恰用小小的一次性吸管,來攪亂了本來平靜的生態圈的水面,消耗著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欣欣向榮的生命!
說了這么多,并不只是針對微塑料,而是以它為代表的塑料垃圾。地球的其他大洲,不管炎熱寒冷,都是生命的棲息之地。唯有這個第八大洲,帶來的是一片死寂。
如果說,大部分人認為微塑料給人類、海洋生物乃至背后的生態圈帶來的危害太抽象,那么這片東太平洋的垃圾漩渦和那只可憐的小信天翁就是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最形象例子。
為什么要用吸管代替品?因為那是我們撬動這片“死寂大洲”冰山一角的開始。從社會學上講,叫“溢出效應”,就是說事物在一個方面的發展會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有識之士和相關機構的帶頭示范,就是期冀產生正面的“溢出效應”。
也許,我們放下手中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尋找替代品的那一刻,我們就同時對其它塑料制品宣戰了。盡管這場戰役很漫長,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沖出去,又是一片廣闊的生存空間。